Markets.com Logo

騰訊2025年第一季財報前瞻:AI轉型與營運槓桿的關鍵時刻

10 min read
目錄

騰訊(TCEHY)即將於今日盤後公布2025年第一季財報,市場焦點不僅停留在中國消費復甦緩慢、監管壓力與AI競賽等宏觀挑戰,更聚焦於騰訊如何從傳統互聯網巨頭蛻變為以AI為核心的垂直整合平台。2024年第四季財報顯示,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非IFRS)淨利年增30%,毛利率攀升至52.9%,儘管資本支出(CAPEX)激增387%。這份即將發布的財報將揭示騰訊在AI商業化進程、營運效率與資本配置上的最新動態,為市場提供關鍵線索。

第一季財報亮點預期

市場普遍預期騰訊第一季收入將實現高個位數成長,營運利潤率持平,反映出對雲端瓶頸與遊戲業務比較基期的保守看法。然而,多項高頻數據暗示騰訊可能超預期並上調全年指引。首先,2024年第四季影響雲端收入的GPU供應限制已開始緩解,騰訊加速採購與部署GPU,預計將推動騰訊雲及企業級SaaS工具(如企業微信與知識引擎)的收入確認。此外,AI驅動的短影音帳號與小程序廣告在第四季表現亮眼(短影音帳號年增60%),為第一季行銷服務收入的雙位數成長奠定基礎。

在消費端,騰訊的AI助理應用「元寶」表現搶眼,於2025年2月至3月間日活躍用戶(DAU)激增20倍,成為中國前三大AI應用之一。雖然元寶尚未顯著貢獻收入,但其在微信、影音與內容生態中的深度整合,顯示騰訊正將AI從研發成本中心轉為可商業化的用戶體驗。這不僅強化了騰訊在消費級AI市場的領先地位,也為微信支付、小程序交易與AI生成數位商品等新收入來源開闢道路。

財務方面,第一季財報將檢驗騰訊能否在消化巨額AI相關資本支出的同時,維持或擴大超過50%的毛利率基礎。自由現金流是另一關鍵指標,第四季因基礎設施投資激增而大幅下滑,但隨著AI商業化加速與營運紀律維持,預計將逐步回歸正常。

AI驅動的商業模式轉型

騰訊的商業模式在亞洲市場中具高度競爭力,其三大核心業務——增值服務(VAS)、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FBS)以及行銷服務——形成強大的平台飛輪。增值服務(包括遊戲與社交網絡)在2024年貢獻48%的收入,遊戲業務在國內外市場合計實現人民幣1,977億元的收入。經典遊戲如《王者榮耀》與《和平精英》持續保持雙位數成長,而新IP如《三角洲行動》在第四季單季收入突破人民幣10億元,展現騰訊在遊戲內容上的長青能力與低流失率。

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FBS)佔整體收入的32%,涵蓋支付、雲端與生產力工具(如企業微信與騰訊會議)。雖然外部雲端業務因GPU優先分配至內部使用而受限,但AI驅動的企業軟體解決方案,如超級應用發明家(HAI)與知識引擎,在電商與金融科技等高價值垂直領域創造增量需求。管理層表示,第四季新增的GPU採購預計於2025年中投入商業應用,將進一步提升利潤率。

行銷服務則成為騰訊的隱形成長引擎,2024年收入達人民幣1,214億元(年增20%),成長速度領先其他業務。透過深度整合大規模語言模型(LLM),騰訊的廣告科技平台在重新排序與廣告生成功能上顯著提升了點擊率與投資報酬率。這一趨勢凸顯騰訊正將其用戶參與數據與自有數據轉化為高毛利的基礎設施,與全球少數同業如Meta相媲美。

AI策略:從成本到成長倍增器

騰訊的AI策略正轉化為全棧商業化飛輪。其混元基礎模型在圖像、影音與3D生成等基準測試(如FlagEval與Hugging Face)中名列前茅。更重要的是應用層的突破:元寶應用結合LLM與騰訊內部數據(微信、QQ、文檔),在推出後DAU成長20倍。這一消費級應用的成功不僅可透過微信支付與小程序交易變現,還能創造AI生成數位商品的新收入流,與傳統廣告收入脫鉤。

此外,騰訊將AI技術橫向應用於遊戲(遊戲內訊息機器人、自動化3D建模)、娛樂(內容編輯與分發)與企業SaaS。廣告科技尤為受益,短影音帳號廣告收入在第四季年增逾60%,得益於生成式廣告創意與精準定位。這一趨勢表明,騰訊能夠在不增加客戶獲取成本(CAC)的情況下提升每用戶平均收入(ARPU),與Meta的Advantage+策略有異曲同工之妙。

財務數據進一步印證騰訊的資本效率。2024年第四季營運資本支出年增421%至人民幣349億元,研發支出年增11%,第四季更加速至21%。這些投資暫時壓抑自由現金流(第四季下降87%),但毛利率從47.5%提升至52.9%,顯示出卓越的成本吸收能力。騰訊在AI擴張中維持毛利的能力,是其在LLM時代資本效率的關鍵證明。

市場估值與展望

騰訊目前的前瞻市盈率(P/E)為17.55,較通訊服務業中位數高出38.5%,但這一溢價掩蓋了市場對騰訊的誤分類——其估值仍基於傳統電信與數位廣告同業,而非AI基礎設施與軟體服務龍頭如Meta或Alphabet。以成長與商業化質量調整後,騰訊的PEG(市盈率相對成長率)僅0.33,遠低於行業中位數0.49,顯示其相對盈利成長軌跡的低估。

企業價值/銷售額(EV/Sales)前瞻倍數為6.16,較行業中位數1.86高出230%,但這反映了騰訊高毛利的業務組合。2024年毛利率達52.9%,較2023年的47.5%顯著提升,凸顯AI增強服務的營運槓桿與優質商業化能力。雖然股息收益率僅0.88%(低於行業中位數3.95%),但騰訊透過回購(2024年回購逾港幣1,120億元,年增127%)更有效地提升每股價值。

結論

騰訊2025年第一季財報可能成為轉捩點。傳統業務穩健成長,AI投資逐步轉化為可商業化的產品,騰訊已不再僅是社交或遊戲公司,而是中國消費與企業AI的基礎設施支柱。市場尚未充分反映這一轉型。透過密切關注元寶、雲端GPU部署與廣告科技的進展,讀者可更全面理解騰訊如何在AI時代重新定義其成長路徑。


在考慮股票、指數、外匯和商品的交易及價格預測時,請記住,CFD 交易涉及相當大的風險,可能導致資本損失。

過去的表現不代表未來的結果。此信息僅供參考,並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

Space Xia
撰寫者
Space Xia
SHAR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