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Broadcom(博通)和台積電(TSMC)正在分別考慮對美國晶片製造巨頭 Intel(英特爾)進行潛在收購,並可能將其分拆為兩個部分。此舉若成真,將改寫全球半導體產業版圖,並對美國國家安全與全球供應鏈穩定性產生深遠影響。
根據消息來源,Broadcom 和台積電正在分別評估收購 Intel 的不同業務。這些討論目前仍屬於初步且非正式階段,兩家公司並未合作,但各自有明確的收購目標。
Broadcom 對 Intel 的芯片設計和行銷業務尤為關注。作為全球主要的半導體設計商之一,Broadcom 希望藉由收購 Intel 的設計和行銷部門,進一步強化其在芯片設計領域的市場地位。目前,Broadcom 已與顧問團隊進行了初步討論,但表明僅在找到合適的合作夥伴接手 Intel 的製造業務後,才會推進收購計劃。這表明 Broadcom 對製造環節的興趣較低,主要目的是整合設計資源並加強行銷實力。
作為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台積電則瞄準了 Intel 的製造工廠。據報導,台積電可能以投資者聯盟或其他結構性方式進行控股,從而避免單獨承擔龐大的收購風險。若成功控股 Intel 的製造工廠,台積電將進一步鞏固其在全球半導體製造市場的領導地位,並提升在高端製程技術上的競爭優勢。
Intel 臨時執行董事長 Frank Yeary 正主導與潛在收購方及特朗普政府官員的討論。根據知情人士透露,Yeary 的首要目標是為 Intel 股東創造最大價值。因此,Intel 不排除考慮出售部分資產以提升公司估值的可能性。
目前,Intel、Broadcom、台積電以及白宮均未立即對此事發表評論。然而,市場對此潛在交易反應熱烈,認為如果 Intel 成功分拆並被不同公司收購,將徹底改變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競爭格局。
作為美國本土最具代表性的半導體企業之一,Intel 被視為國家安全的重要一環。特朗普政府對於 Intel 的國家安全意義表達了強烈關注,尤其是在考慮到台積電作為外國企業可能接管 Intel 美國工廠的情況下。
白宮官員表示,儘管特朗普政府支持外國公司在美國投資與建廠,但不太可能支持外企直接運營 Intel 的製造工廠。消息指出,台積電接管 Intel 工廠的構想最初是由特朗普團隊在近期會議中提出,並獲得了台積電高層的正面回應。
值得注意的是,Intel 是美國芯片製造本土化政策的主要受益者之一。2024 年 11 月,美國商務部宣佈將提供 78.6 億美元補貼以支持 Intel 的製造業務。這一政策最初由前總統拜登推動,目的是促進關鍵芯片製造的本土化,以減少對海外供應鏈的依賴。
Intel 是全球少數同時具備設計與製造半導體能力的公司之一。然而,面對來自 AMD 和 Nvidia 的激烈競爭,其市場地位正受到嚴峻挑戰。台積電的市值約為 Intel 的八倍,且作為全球最大的代工廠,擁有包括 Nvidia、AMD 在內的眾多高端芯片客戶,進一步壓縮了 Intel 的市場份額。
前 Intel 執行長 Pat Gelsinger 曾對 Intel 製造和 AI 能力寄予厚望,但未能達成目標,導致訂單流失,並對公司財務狀況造成衝擊。2023 年,Intel 股價下跌約 60%,主要原因包括:
Broadcom 將重心放在 Intel 的設計和行銷業務上,旨在強化其芯片設計實力。由於不希望涉足製造領域,Broadcom 希望找到合作夥伴接手製造部門後,再推進收購計劃。
台積電有意接管 Intel 的製造工廠,這不僅能擴大其製造規模,還能進一步提高其全球半導體製造市場的主導地位。若成功,台積電將在高端製程技術上取得更大領先優勢。
臨時執行董事長 Frank Yeary 的核心目標是為股東創造價值,因此 Intel 不排除出售部分業務的可能性。若成功分拆,Intel 的設計和製造業務將被分別出售,這將對全球半導體產業格局帶來重大影響。
若 Broadcom 和台積電成功收購 Intel 的部分業務,將改變全球半導體產業競爭格局。特朗普政府對國家安全的關注和 Intel 董事會的最終決策將是影響交易成敗的關鍵因素。此外,若 Intel 分拆並被不同公司收購,將對全球芯片製造供應鏈安全和產業鏈整合產生深遠影響。未來,事件的發展方向將取決於 Intel、Broadcom、台積電和美國政府之間的多方博弈。
此潛在交易不僅代表著商業併購,更關乎科技領先地位、國家安全以及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穩定性。隨著各方談判的深入,此事件勢必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在考慮股票、指數、外匯(外匯)和商品的交易及價格預測時,請記住,交易CFD涉及較高風險,可能導致資本損失。
過去的錶現不能作為未來結果的指示。此信息僅用於提供信息,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