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通膨數據:更深入的觀察
週五北京時間晚上8點30分,美國預計將發布其九月消費者物價指數數據。預測顯示,通膨率頑固地維持在3%左右,突顯出關稅的持續影響以及服務業的黏性,阻礙了聯準會實現其2%目標的努力。
此數據是在美國政府關閉之後發布的,這次關閉成為該國歷史上第二長的政府關閉,並且沒有明確的結束跡象。
經濟學家預計,整體消費者物價指數將環比上漲0.4%,與8月份的增幅持平。按年計算,預計將上升至3.1%,為5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高於12個月平均水平2.7%。
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不包括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預計將環比上漲0.3%,同比上漲3.1%,均與8月份持平。
關稅的揮之不去的影響
美國銀行經濟學家史蒂文·朱尼奧在週一的預覽報告中指出,關稅仍然是「商品價格通膨的來源」,並且這種影響將在「未來幾個季度」持續存在。不過,他指出,二手車價格的下跌已部分抵消了今年夏天早些時候困擾通膨數據的劇烈波動。
朱尼奧補充說,非住房服務業通膨預計僅會略有放緩,並警告說,由於醫療保健和交通運輸等核心服務價格的持續黏性,該類別將維持在「令人不安的高位」。
關於關稅影響時機的不同看法
法國巴黎銀行將九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報告描述為「評估我們基準預測的關鍵節點」,並指出「九月消費者物價指數發布的風險偏向下行」,因為較為疲軟的住房成本和商品領域相對溫和的關稅傳導可能會抵消其他服務類別的季節性強勁勢頭。該銀行補充說,「九月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往往略低於普遍預期。」
然而,法國巴黎銀行預計未來關稅將產生更大的影響,預計「更實質性的傳導將在9月發生,並延續至2026年第一季度」。
該銀行指出,「企業在轉嫁關稅方面採取了相對克制的做法,消費者承擔的成本不到20%」,但預計企業將在「2025年第三和第四季度加強關稅傳導力度,到2026年第一季度末將大部分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這種對關稅影響時機的關注在華爾街引起了共鳴,高盛也指出,商品價格走軟與關稅的持續影響之間存在「拉鋸戰」。
由揚·哈齊烏斯領導的高盛經濟團隊預計,9月份機票價格上漲的提振作用減弱,以及二手車價格的持續疲軟,將抵消食品和能源成本的上漲。儘管如此,高盛指出,即使「住房和勞動力市場對通膨的貢獻正在減少,並且潛在的通膨趨勢正在進一步下降」,關稅仍將「在明年初之前繼續推高每月通膨」。
通膨風險仍然偏向上行
信安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全球策略師西瑪·沙阿表示,除了週五的數據外,整體通膨風險仍然偏向上行。
她表示,「到目前為止,關稅的傳導比預期的要溫和,這可能是由於利潤壓縮、提前備貨和貿易轉移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雖然這些因素有助於緩衝最初的衝擊,但它們本質上是暫時的。」
她補充說,「隨著庫存耗盡、貿易路線縮窄以及利潤率持續萎縮,企業可能被迫將更高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因此,上行風險仍然存在。」
市場對降息的預期
總體而言,週五的報告不太可能改變市場對聯準會在本月稍晚再次降息的預期。根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的「聯準會觀察」工具,市場預計聯準會在下週的政策會議上宣布降息25個基點的可能性接近100%。
摩根大通全球市場情報主管泰勒在週三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寫道,「我們同意市場的觀點,並認為需要出現極端的尾部風險才能讓聯準會按兵不動。」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