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月前,川普總統的關稅公告震驚全球市場。 雖然對最新調整的反應較為溫和,但 15% 的平均關稅率代表歷史新高,讓人想起大蕭條時期所見的保護主義措施。
儘管全球經濟迄今表現優於最初的悲觀預測,但這些關稅的真正影響可能很快就會浮現。 像拉加拉姆·拉詹這樣的專家警告說,這些關稅可能代表全球經濟的重大需求衝擊,可能促使各國央行考慮降息。
儘管新關稅為製造商提供了一些明確性,但仍存在大量不確定性。 預計川普總統將宣布針對藥品、半導體和關鍵礦產的額外關稅,進一步使情況複雜化。
過去四個月表明,川普總統願意利用關稅來解決地緣政治問題,導致徵收的關稅有時顯得武斷。 經濟研究估計,平均關稅的增加可能會在兩到三年內將美國 GDP 降低 1.8%,並使核心通貨膨脹率上升 1.1%。
由於《美墨加協議》(USMCA),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地位相對較好。 相比之下,瑞士遭受了重大損失,其產品被徵收 39% 的關稅,導致瑞士法郎貶值。
新關稅可能會使聯準會的情況變得複雜,因為部分成本可能會轉嫁給美國消費者。 聯準會主席傑羅姆·鮑威爾 (Jerome Powell) 認為,對通貨膨脹的影響可能是暫時的,但他同時也承認這種影響可能更持久的風險。
美國關稅是否會導致更多全球貿易壁壘,仍有待觀察。 正如東南亞研究所-尤索夫伊薩克研究所的史蒂芬·奧爾森所說:“別以為這就是故事的結局。”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