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來,美國總統川普一直抵制對俄羅斯實施新制裁的呼聲,他相信可以與弗拉基米爾·普丁達成協議,以結束烏克蘭的衝突。他甚至計劃在未來幾週內在布達佩斯舉行一次快速的和平峰會。
但本週,情況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川普取消了這些計劃,並更進一步,實施了他第二任期內首批對莫斯科的直接制裁。「是時候了,」川普說。
然而,知情的美國和歐洲官員透露,這種突然的轉變也歸因於國務卿馬可·盧比歐的評估。盧比歐以對俄羅斯的強硬立場而聞名,並稱普丁為「黑幫」,他認為莫斯科的立場並未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這些要求匿名討論內部審議的官員透露,盧比歐與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進行了通話,之後取消了計劃中的面對面會晤。在通話中,很明顯克里姆林宮再次試圖拖延停火談判,延長衝突。
盧比歐在政府立場轉變中所發揮的影響力,代表這位美國最高外交官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作為川普的臨時國家安全顧問,他也主張在委內瑞拉問題上採取更積極的手段。他的立場與川普的親密朋友兼特使魏特科夫所倡導的對俄羅斯較溫和的策略形成對比。
白宮發言人安娜·凱利駁斥了這種關於盧比歐角色的說法。
她說:「川普總統一直是外交政策的總司令,他的議程正由國家安全官員執行,例如國務卿盧比歐和特使魏特科夫,他們代表了總統『美國優先』願景背後的一個團結的團隊。」
沒有跡象表明,作為川普最親密的盟友之一,魏特科夫在俄羅斯問題上失去了總統的信任,或者他的影響力減弱了。本週他正在中東旅行,監督川普幫助談判達成的加薩脆弱停火協議。
但一些內部人士表示,魏特科夫在之前阿拉斯加峰會籌備期間與普丁和其他高級官員的討論導致混亂,並給人一種錯誤的印象,即莫斯科願意做出它無意履行的讓步。
白宮發言人凱利否認了這一說法。她說,魏特科夫「向所有人明確表示」,他和川普正在「在完全且準確理解所有影響因素的基礎上」努力實現和平。
知情人士稱,去年8月的峰會氣氛緊張,因為普丁堅持就烏克蘭領土問題進行談判,這讓川普感到沮喪,幾乎導致他退出峰會。這次,盧比歐主導了籌備工作。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先前將盧比歐與拉夫羅夫的通話描述為富有成效。當被問及盧比歐在此事中的角色時,國務院發言人湯米·皮戈特說:「整個團隊在川普總統的領導下完全團結一致。」
他說,那些暗示情況並非如此的人是錯誤的。他補充說:「破壞者正在透過毫無根據的謊言來追求自私的議程。」「川普總統及其團隊在追求和平方面取得的成就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正如總統所說,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特使魏特科夫取得的前所未有的成功。」儘管第一次峰會面臨困難,川普上週在與普丁進行了長時間的通話後,還是同意再次會面。美國官員曾希望,在川普因促成以色列與哈馬斯之間經過兩年敵對狀態後達成停戰協議而獲得讚譽後,能夠藉此外交勢頭再下一城。
但一些內部人士表示,最近幾天,俄羅斯向美國提交了一份闡述其與烏克蘭和平條件的提案,其中重申了舊的要求,沒有任何新內容,包括要求烏克蘭放棄更多領土。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高級研究員麗亞娜·菲克斯說:「上次,美國直到在阿拉斯加舉行會議後才意識到俄羅斯方面缺乏彈性。」「這次,他們在會議前就意識到了這一點,這是進步。」
而在俄羅斯方面,也存在類似的困惑。一位熟悉克里姆林宮想法的人士透露,俄羅斯官員在與川普上週的通話後認為,這位美國總統已同意他們的要求,即基輔放棄具有戰略意義的頓巴斯地區的剩餘部分,而莫斯科只會做出象徵性的領土讓步。
但這位消息人士說,一天後,在與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倫斯基會面後,川普重申他希望沿著目前的戰線停火——這個想法在阿拉斯加峰會前已被莫斯科拒絕。這位消息人士說,拉夫羅夫在週一與盧比歐的通話中強調了這一分歧。
到那時,峰會的籌備工作已經崩潰。
儘管早在今年2月,當政府首次尋求與俄羅斯直接對話時,盧比歐曾與魏特科夫一同在沙烏地阿拉伯進行會談,但他這次更直接的介入讓許多歐洲官員鬆了一口氣。他們表示,此前擔心美國在魏特科夫的指導下,可能會過於傾向俄羅斯的立場,從而向烏克蘭施壓,要求其接受莫斯科的要求。
例如,知情人士透露,在上週川普與澤倫斯基的會晤中,魏特科夫曾再次向這位戰時領導人施壓,要求他同意普丁提出的割讓頓巴斯的要求。
週三,川普政府對俄羅斯最大的石油生產商實施制裁,將國營石油巨頭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和盧克石油公司(Lukoil)列入黑名單。
「每次我和弗拉基米爾談話,聊得都挺好,但就是沒有任何進展,」川普週三在橢圓形辦公室宣布制裁後告訴記者,並補充說白宮未來可能會安排會晤。
儘管如此,盧比歐仍為與莫斯科進一步接觸留下了可能性,包括未來的會晤。
週三晚上,盧比歐在華盛頓外的安德魯斯聯合基地準備前往以色列和亞洲前對記者說:「如果有機會實現和平,我們永遠都願意進行接觸。我認為總統幾個月來已經反覆表示,如果我們未能在和平協議上取得進展,他遲早需要採取行動,今天,就是他決定採取行動的日子。」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