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德韋傑夫的核武威脅只是虛張聲勢?
一位美國總統被一位俄羅斯次要官員在社交媒體上激得發出核武威脅,這多少有些有失體面。但川普總統恰恰這麼做了。
上週,他下令重新部署兩艘美國核潛艇,似乎是被德米特里·梅德韋傑夫空洞的武力炫耀所震懾。梅德韋傑夫這位直言不諱但早已失去影響力的俄羅斯前總統,近年來把自己打造成一位激烈的反西方批評者。
在一系列誇張的社交媒體貼文中,梅德韋傑夫抨擊川普即將到期的俄羅斯-烏克蘭和平協議最後通牒,聲稱每一次最後通牒都是「邁向戰爭的一步」——不是在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而是與美國。
梅德韋傑夫寫道,美國總統應該記住「傳說中的『死亡之手』有多危險」,挑釁性地提及蘇聯時期的自動核報復系統——該系統若探測到核打擊,可自動啟動洲際彈道飛彈發射。
川普的國務卿馬可·魯比歐淡化了他的近期言論,指出梅德韋傑夫已不再是莫斯科的決策者。許多俄羅斯人也持相同看法:在他們眼中,梅德韋傑夫在政治上無關緊要,幾乎沒有權力,更別提發動核打擊了。
川普為何做出如此強烈的回應?
這就引出一個問題:川普為何要理會他自己口中的「愚蠢」言論,以及為何做出如此強烈的公開回應,加劇華盛頓與莫斯科之間的言辭對抗?
一種可能性是,這是川普展現對俄強硬姿態的一種便捷方式——挑出一位經常被俄羅斯人嘲諷地稱為「小迪馬」(因為他身材矮小)的公眾人物,卻不直接對抗克里姆林宮的真正掌權者普丁,實際上也不改變美國的核態勢。
川普表示,他已下令將兩艘核潛艇「部署到合適區域」,以防梅德韋傑夫的「愚蠢且煽動性言論不止於此」。
核武重新部署是否有實際影響?
但事實是,每天都有數十艘攜帶數百枚核彈頭的美國核潛艇在世界各大洋巡邏。考慮到它們攜帶的飛彈射程達數千英里,再加上俄羅斯幅員遼闊,重新部署不太可能對它們打擊俄羅斯目標的能力產生顯著影響。
但一如既往,時機是關鍵。
川普的中東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同時兼任臨時俄羅斯調解人)將在未來幾天與俄羅斯領導階層舉行更多會談。隨著川普設定的最後通牒即將到期——如果俄羅斯不同意烏克蘭和平協議,將面臨嚴厲關稅——威特科夫可能會再次施壓要求停火。
現實情況是,幾乎沒有人指望克里姆林宮讓步——它一直頑固地堅持必須首先實現其既定的軍事目標,才能結束烏克蘭衝突。最近升級的核武言論不太可能改變這種強硬立場。
同樣地,由於川普正在權衡(並可能放棄)對印度等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實施二級制裁的潛在自我毀滅性影響(他曾威脅要這樣做),因此「提高核戰備狀態」的幌子可能是一種有用的轉移注意力工具。
僅僅是轉移注意力的策略?
事實上,將注意力從日益嚴峻的國內政治問題上轉移開來,可能是升級核武言論的一個「意外之喜」。提及針對俄羅斯(擁有全球最大的核武庫)提高核戰備狀態,可能會掩蓋更瑣碎的國內事務,例如愛潑斯坦醜聞。
當然,世界核武超級大國之間任何關於核武升級的提及都理應引起高度關注。不過,雖然華盛頓與莫斯科之間的公開關係再次收緊,但距離核武對抗還很遙遠。
免責聲明
本文提供對當前局勢的分析,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讀者應進行自己的研究,並在做出任何投資決策之前尋求合格的財務專業人士的建議。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