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奇才吳艦,曾經在社群媒體上炫耀其據稱高達 1.67 億元人民幣(約 2350 萬美元)的年收入,如今面臨美國司法部和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的詐欺、證券和洗錢指控。
9 月 11 日在紐約南區聯邦地方法院公開的起訴書詳細說明了他所犯下的電匯詐欺、證券詐欺和洗錢罪。 這起涉及著名量化人才的事件,深刻提醒我們在量化金融領域過度依賴專家以及監控系統中可能存在的缺陷。
吳艦於 1991 年出生於安徽省合肥市。 2006 年,他在全國物理和數學競賽中表現出色,獲得獎學金進入著名的清華大學。 2011 年從清華自動化系畢業後,吳艦前往美國。
2013 年,他進入常春藤盟校康乃爾大學,並於 2017 年獲得運籌學博士學位。 在康乃爾大學期間,他也與同學王霖然結婚,後者於 2020 年獲得食品科學與技術博士學位。
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吳艦在 Citadel 實習,師從肯·格里芬。 2018 年,他加入量化避險基金 Two Sigma 擔任量化研究員,並在短短五年內迅速晉升為量化研究高級副總裁。 這種飛速的晉升在華爾街並不尋常,使他贏得了「天才研究員」的美譽。
儘管吳艦表面上取得了成功,但他還是參與了一項詐欺計畫。 SEC 和司法部的起訴書聲稱,從 2021 年 11 月開始,吳艦開始操縱至少 14 個投資模型。 他秘密修改模型,幾乎複製現有模型的預測結果。
Two Sigma 最初要求新模型與舊模型「去相關」。 然而,吳艦將新模型和現有模型之間的相關性降低到接近於零,使這些模型看起來產生了新的收益,而實際上它們只是複製了現有結果。 這種欺騙導致對這些被操縱模型的投資增加,導致 Two Sigma 客戶遭受重大損失,而公司基金則產生了可觀的收益。
因此,Two Sigma 的客戶損失了至少 1.65 億美元,而該公司自己的基金則產生了 4.5 億美元的收益。 吳艦的個人收入也飆升,2022 年達到 2350 萬美元,其中包括 1600 萬美元的現金獎金和 725 萬美元的績效獎金。
此外,在公司產生懷疑並展開調查後,據稱吳艦修改了參數以隱瞞他的篡改行為。 此外,這些詐欺活動的收益被用於在紐約市上東區購買豪華公寓。
一篇炫耀的社群媒體貼文成為揭露吳艦計畫的轉捩點。 2023 年 1 月 2 日,一位用戶名為「都是寶」的用戶在中國社群媒體平台小紅書上發布了一條訊息,聲稱 2022 年的收入為 2350 萬美元,並附有詳細的細目。 用戶寫道:
「太害怕發在微信上了,心態還是太年輕了,想找個沒人認識的地方偷偷炫耀一下...」
儘管發文者沒有直接點名吳艦,但業內人士很快就認出他是 Two Sigma 的員工。 幾天後,美國媒體跟進報導,該公司展開了內部調查。 吳艦很快成為主要嫌疑人,並於 2023 年 8 月被停職,隨後被解僱。
吳艦現在面臨重大的法律後果。 美國司法部指控他犯有三項電匯詐欺罪,每項罪名最高可判處 20 年監禁。 SEC 也提起民事訴訟,要求他交還非法所得、支付罰款,並永久禁止擔任投資顧問。 儘管 Two Sigma 已經賠償了客戶的損失,但目前尚不清楚吳艦的下落。 2023 年 11 月,有傳言稱他已返回中國。
紐約南區檢察官達米安·威廉姆斯表示,「吳艦的雇主信任他的誠實,但他背叛了這種信任,並利用他的技術專長詐騙他們數百萬美元。」 美國聯邦調查局也表示,此案凸顯了量化產業內對個別分析師的嚴重依賴,以及信任所涉及的潛在風險。
過去的案例,例如瑞銀交易員的未經授權交易、摩根大通的「倫敦鯨魚」以及因未披露模型缺陷而對 AXA 處以的罰款,提醒我們量化金融並非沒有風險。 吳艦的案例是一個警示故事,凸顯了在演算法主導的時代中操縱和監督的可能性。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