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s.com Logo

義大利「金」喜連連:黃金儲備創歷史新高,意外之財降臨

8 min read

義大利黃金儲備:危機時期的寶藏

義大利的主權資產長期以來受到密切關注,尤其是在經濟不穩定時期。然而,隨著黃金價格創下歷史新高,義大利現在擁有一筆意想不到的財富:其龐大的黃金儲備。 義大利對黃金的承諾源於悠久的傳統。在二戰期間重建被掠奪的儲備後,儘管面臨多次經濟危機和不斷增加的主權債務,義大利仍保持其黃金儲量。義大利一直拒絕出售黃金的呼聲,將其視為金融保障。 路透社估計,義大利央行持有全球第三大國家黃金儲備,僅次於美國和德國。其2,452噸黃金目前的價值約為3,000億美元,大約相當於義大利2024年國民產出的13%。

歷史的遺產:黃金作為穩定的象徵

義大利對黃金的喜愛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伊特魯里亞人在古羅馬興起之前就展現了先進的黃金加工技能。在尤利烏斯·凱撒統治下,金幣成為羅馬帝國經濟的基石。幾個世紀後,金幣影響了整個中世紀的歐洲,類似於今天美元的主導地位。 義大利的現代黃金政策受到其戰時經歷的影響。在二戰期間,納粹軍隊在義大利法西斯政權的協助下,掠奪了義大利120噸黃金儲備。到戰爭結束時,該國的黃金儲備已減少到約20噸。 在戰後「經濟奇蹟」期間,義大利成為一個出口導向型經濟體,外匯流入顯著增加,特別是美元。義大利央行將這些外匯中的一部分兌換成黃金。 到1960年,義大利的黃金持有量已上升至1,400噸,其中包括1958年追回的四分之三被掠奪的黃金。

黃金作為最後的手段

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引發了更大的全球不確定性,導致義大利社會動盪和政府頻繁更迭——所有這些都是投資者眼中的風險因素。 博科尼管理學院院長斯特凡諾·卡塞利表示:「極端的貨幣不穩定促使西方各國央行購買黃金,因為它是金融穩健的終極象徵。」 為了填補因資本外逃造成的預算缺口,1976年,義大利政府從其儲備中拿出41,300根金條,作為從德國央行獲得20億美元貸款的抵押品。 然而,與英國或西班牙等國不同,義大利一直拒絕在金融低迷時期出售黃金——即使在2008年債務危機期間,它也保留了所有儲備。 義大利央行前副行長薩爾瓦托雷·羅西(Salvatore Rossi)在他的2018年著作《黃金》(Oro)中寫道:「黃金就像家庭銀器,就像祖父珍貴的手錶,它是危機時期的最後手段——任何削弱國際社會對義大利信心的危機都可以由它來支持。」

變化世界中的黃金

今天,許多西方國家仍然將黃金視為「最後的手段」,在全球秩序重塑的背景下,世界各國央行再次開始增加其黃金持有量。 卡塞利說:「義大利央行的歷史性決定在今天看來非常有遠見,因為我們再次回到了類似的局面。」 義大利央行的金庫目前持有約871,713枚金幣,總重約4.1噸。這個金庫被暱稱為「聖器室」,取名於教堂中存放聖物的房間。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截至去年年底,黃金佔義大利官方儲備的近75%,遠高於歐元區66.5%的平均水平。 大約1,100噸黃金儲存在義大利央行總部(位於科赫宮,Palazzo Koch)的地下金庫中,距離羅馬競技場僅幾步之遙;類似數量的黃金儲存在美國,少量儲存在英國和瑞士。 此外,義大利仍然是世界頂級黃金珠寶出口國之一,生產集中在亞歷山德里亞、阿雷佐和維琴察。寶格麗(Bulgari)、布契拉提(Buccellati)和達米阿尼(Damiani)等奢侈品牌享譽全球。

黃金:最熱門的資產

義大利的公共債務目前超過3兆歐元(約3.49兆美元),預計明年公共債務佔GDP的比率將達到137.4%。「出售黃金以減少公共債務」的呼聲不斷湧現,但到目前為止尚未被採納。 Banca Patrimoni Sella & C市場分析主管Giacomo Chiorino表示:「即使出售一半的黃金儲備也無法解決義大利的債務問題。」 另一種觀點認為,出售金條可以釋放資金來改善公共服務並使公民受益,而不是讓黃金閒置在金庫中。 儘管如此,義大利央行沒有出售黃金的計劃。該銀行沒有對本文中提到的黃金政策發表評論。 博科尼學院的卡塞利表示:「在一個全球格局正在重塑、市場估值已升至前所未有的水平、穩定幣和加密貨幣等數位資產不斷湧現的世界中,各國央行都持有最熱門的資產(黃金)。」「他們選擇不賣,這是正確的決定。」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