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伊朗的立場日益強硬,為與川普政府重啟核談判設定了新的條件。在區域緊張局勢升級、外交解決方案前景黯淡之際,此舉更顯得意義重大。
伊朗外交部副部長阿巴斯·阿拉格齊宣布,美國必須同意賠償伊朗在近期衝突中遭受的損失。他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強調,在最近的衝突(美國曾短暫介入)之後,伊朗不會接受「一切照舊」。
阿拉格齊強調,美國有必要解釋為何「在談判期間襲擊伊朗」,並同意保證未來不會再發生此類事件。更重要的是,他要求賠償伊朗設施和基礎設施遭受的損失。
作為伊朗首席核談判代表,阿拉格齊解釋說,他在衝突期間和之後與美國特使史蒂夫·維特科夫交換了訊息。他強調,需要達成「雙贏解決方案」,以打破伊朗核計畫多年來的僵局。
阿拉格齊承認,「談判之路狹窄但並非不可能」。他補充說,他需要說服伊朗領導層,未來的任何談判都必須以真誠的意圖進行,以達成對雙方都公平的協議。
他透露,維特科夫試圖說服他談判的可行性,並建議重啟對話。然而,這位資深的伊朗外交官強調,伊朗需要「真正的建立信任措施」,包括經濟賠償和保證不再發生襲擊。
根據伊朗方面的消息,以色列對伊朗發動了大規模空襲,目標是核設施,並摧毀了伊朗大部分的防空系統,此外還暗殺了軍事領導人和核科學家。伊朗則向以色列發射了飛彈和無人機作為回應。
伊朗還指責美國轟炸了福爾多和納坦茲的鈾濃縮設施,並襲擊了伊斯法罕附近的另一座工廠,造成了重大損失。伊朗證實,伊斯法罕附近的一座新的鈾濃縮工廠也遭到襲擊。
阿拉格齊指出,最近的衝突加強了伊朗國內對談判的反對,一些人呼籲為伊朗的核計畫配備武器。他強調,伊朗政權致力於和平的民用核計畫,並將繼續遵守最高領袖阿里·哈梅內伊20年前發布的宗教法令,該法令禁止發展核武器。
在伊朗提出新的要求和區域緊張局勢升級的情況下,伊朗和美國之間的核談判前景仍然不明朗。伊朗不太可能放棄其對賠償和保證的要求,而美國則堅持其對伊朗核計畫的強硬立場。
這種情況讓人們質疑是否有可能通過外交途徑解決伊朗核危機,並使該地區處於更大衝突的邊緣。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