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和貿易緊張局勢日益加劇的情況下,投資者越來越多地將黃金視為避風港。摩根士丹利、高盛和瑞銀等投資巨頭的最新報告強調了在這種情況下,黃金在保護資本和提高回報方面所發揮的關鍵作用。
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指出,美元走軟和美國通貨膨脹率上升可能會推動大量資金流入包括黃金在內的貴金屬。中國經濟政策的任何變化也可能對黃金市場產生意想不到的積極影響。
然而,摩根士丹利警告說,隨著金屬庫存效應消退,美國的關稅可能會對經濟增長構成風險。儘管如此,該行仍然對投資黃金、白銀和銅持樂觀態度。
摩根士丹利預計,今年金屬市場的當前趨勢將持續,銅、黃金和白銀的價格具有上漲潛力。該行已將第四季度的黃金價格目標上調至每盎司3,800美元,這得益於各國央行和投資者的需求、美元走軟、交易所交易基金的資金流入以及持續的地緣政治和宏觀經濟不確定性。
高盛也預測,到今年年底,黃金價格將達到每盎司3,700美元,到2026年年中將達到4,000美元。該行將這種樂觀的前景歸因於各國央行和交易所交易基金的持續資金流入,以及大量的表外購買。
高盛指出,5月份各國央行和倫敦市場的非美國機構對黃金的需求達到31噸,遠遠超過2022年之前的每月平均17噸。今年到目前為止,各國央行已購買了77噸黃金,略低於該行最初對2026年上半年80噸的預測。
儘管瑞銀認為白宮最近升級關稅是一種談判策略,但該行仍然建議購買黃金作為對沖政治風險的工具。瑞銀預計,美國的有效關稅稅率將穩定在15%左右,不到最近宣佈的30%至35%稅率的一半。
總體而言,摩根士丹利、高盛和瑞銀的預測表明,在貿易緊張局勢、貨幣政策和各國央行的強勁需求推動下,黃金在可預見的未來仍將是一種有吸引力的投資選擇。
風險提示與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不代表Markets.com平台立場。差價合約(CFD)交易涉及高槓桿和高風險,在交易決定之前,建議您諮詢專業財務顧問,評估自身財務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據此操作交易風險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