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美國30%的衰退機率聽起來像是個警告信號,但全球股市仍保持活躍,引發了投資者是否忽視潛在風險的疑問。高盛的宏觀策略師保羅·斯基亞沃內認為,市場可能沒有看得夠遠,這就是它忽視衰退風險的原因。
斯基亞沃內認為,投資者可能更關注強勁的流動性和結構性增長主題,如人工智慧和財政信貸擴張,而不是專注於勞動力市場可能出現的放緩。在華爾街,儘管擔心全面關稅的影響,但強勁的企業盈利和對降低利率的押注已將股價推至接近歷史高點。即使數據顯示經濟增長可能正在放緩,投資者也紛紛重返科技巨頭和人工智慧交易。
掉期交易員現在預計,到2026年中期,聯準會將降息超過100個基點。隨著大量短期國債的發行向貨幣市場注入流動性,現金非常充裕。同時,在標準普爾500指數從4月份關稅驅動的拋售中反彈後,“快錢”投資者湧入市場。
斯基亞沃內表示,這些追隨趨勢的投資者,即CTA基金,現在控制了大部分“熱錢”股票流動。這使得市場表現出短視的跡象,因為“他們單一的劇本(‘讓贏家繼續贏下去’)幾乎沒有給基本面看空者留下空間,”他說。
這位高盛交易員表示,由於短期策略盛行且波動性受到抑制,很少有人願意做空一個仍然完好的上升趨勢,這表明阻力最小的路徑仍然是向上。
與此同時,滙豐銀行週二將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年終目標上調800多點至6400點,理由是人工智慧帶來的欣喜情緒以及美國政策不確定性的緩解。
“人工智慧交易正在推動科技/人工智慧類股(約佔標準普爾500指數的一半)走高,而政策不確定性(如關稅)的降低正在推動市場的「其他」板塊走高,”滙豐銀行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寫道。
本文提供了對金融市場現狀的分析,不提供投資建議。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策之前,應進行自己的研究並諮詢財務顧問。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