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俄羅斯近期入侵北約領空後,歐盟 (EU) 正緊急調撥數十億歐元,以建立所謂的「無人機之牆」。這道牆旨在利用在烏克蘭衝突中測試和開發的技術,加強其東部邊境的安全。
波蘭和羅馬尼亞在俄羅斯無人機進入其領空後做出的反應,突顯出北約目前依賴昂貴技術攔截相對便宜的無人機,這被視為莫斯科可以進一步利用的弱點。 因此,歐盟正在採取措施加強其防禦能力。
為了應對這一安全漏洞,布魯塞爾鼓勵成員國利用現有的歐盟資金,採購經過測試且證明在烏克蘭取得成功的系統。 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表示,在北約戰鬥機擊落約 19 架進入波蘭領空的無人機後數小時,歐洲必須在其東部邊境建立一道「無人機之牆」。 她澄清說,這道牆將是「一種共同開發、共同部署、共同維護的歐洲能力,能夠即時做出反應」。
此外,馮德萊恩宣布歐盟將與基輔建立一個「無人機聯盟」,並獲得 60 億歐元的資金支持,目標是「將烏克蘭的獨創性轉化為戰場優勢和聯合工業化」。
與俄羅斯接壤的歐盟成員國,包括波蘭、波羅的海國家和芬蘭,已宣布加強邊境的計畫。 然而,官員警告說,只有在統一並以通用且完全整合的技術為基礎的情況下,這種方法才會有效。
一位歐盟官員指出,「歐洲的防禦態勢過於分散,但在這個特定領域,我們確實需要看到更多的協調。 你不能讓一個(前線)國家在他們的邊境做一件事,而另一個國家做不同的事。 俄羅斯只會根據我們的弱點調整方法。」
北約東翼成員國將獲得近 1000 億歐元的國防相關貸款,這筆款項來自以歐盟共同預算為抵押籌集的總計 1500 億歐元。 歐盟委員會發言人托馬斯·雷尼爾週二表示,如果成員國希望採取共同方法保護歐盟,那麼「歐洲安全行動」貸款「將對無人機之牆倡議有所幫助」。
德國國防承包商 Hensoldt 的反無人機解決方案主管 Daniela Hildenbrand 報告說,歐盟「在合同安排方面變得更具創造力,以確保我們為歐洲和北約建立一個整體保護盾」。
同時,為了應對差距,北約發起了一項名為「東方哨兵」的防空任務,其中包括沿東翼(從芬蘭到保加利亞)部署戰鬥機、艦船和偵察系統。
總部位於慕尼黑的初創公司 Tytan 的業務發展主管 Max Enders 說:「我們還沒準備好。」 Tytan 生產的無人機攔截器在前線使用。 他補充說:「歐洲目前正在努力防禦的威脅種類繁多。」
Enders 將與俄羅斯的衝突描述為一場「迭代戰爭」,雙方都在改進其無人飛行器和能夠擊落它們的攔截器。
自 2022 年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烏克蘭在防空領域不斷創新。 雖然基輔依靠西方夥伴提供防空系統來擊落導彈,但它率先開發了具有成本效益的方法來應對俄羅斯攻擊無人機。
由於標準雷達無法偵測到小型、低空飛行的「沙赫德」攻擊無人機,烏克蘭科技公司開發了一套聲學感測器系統,可以透過其聲音特徵來識別它們。 然後,偵測到的情報被傳遞給數百個配備防空炮和重機槍的機動小組,這是一種比使用攔截導彈便宜得多的解決方案。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上週向波蘭提供了關於如何對抗俄羅斯無人機,特別是伊朗製造的「沙赫德」無人機的培訓。 波蘭國防部表示,「兩國專家正在就深化無人機和反無人機系統領域的合作進行深入討論」。
立陶宛國防部副部長卡羅利斯·阿萊克薩表示,這個波羅的海國家正在效仿烏克蘭的做法,使用機動戰鬥小組來擊落由聲學偵測系統發現的無人機。
他說:「使用戰鬥機和導彈等昂貴的武器成本太高了。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正在推動更便宜、更聰明的解決方案。」 拉脫維亞正在實施類似的聲學系統,而羅馬尼亞則在探索如何將烏克蘭的經驗納入其安全支出中。
芬蘭國防部長馬庫·維塔薩里將軍說:「無人機戰爭的整個概念已經改變了現代武裝衝突的性質」。 他補充說:「確實有必要開發新的對抗措施,特別是針對無人系統。 一些選項已經存在並正在使用,但需要新的技術和方法。」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