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知名經濟學家警告稱,美國總統川普解僱美國勞工統計局(BLS)局長的行為,使他與土耳其總統艾爾段等被指控破壞獨立機構的領袖相提並論。
芝加哥大學肯特·克拉克全球市場中心本週對美國經濟學家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沒有證據表明美國勞工統計局的就業數據偏向共和黨或民主黨。許多參與者表示,川普一再攻擊美國經濟機構,對該國官方統計數據的可靠性構成嚴重威脅。
在上週五川普總統解僱勞工統計局局長埃里卡·麥克恩塔弗之後,這些警告浮出水面。此前,7 月份的美國就業報告顯示,夏季招聘活動急劇放緩。川普聲稱,這份報告包含對 5 月和 6 月招聘人數的大幅向下修正,是「完全被操縱的」,旨在針對他和共和黨。
普林斯頓大學的荷西·謝因克曼認為,川普試圖「奪取統計機構的控制權」,正在「效仿」艾爾段等領袖。土耳其總統在 2022 年一份報告顯示通膨率達到 19 年高點後,解僱了國家統計研究所的負責人。艾爾段也曾多次解僱央行行長。
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的查德·西弗森同樣為勞工統計局的經濟報告辯護,他說:「統計上的不確定性最終以某人不喜歡的方式得到解決,這並非政治偏見。」
史丹佛大學的卡羅琳·霍克比補充說:「勞工統計局的統計數據是以一種多年來保持一致的方式製作的。」
在接受調查的 46 位經濟學家中,有 38 位表示他們強烈同意,沒有證據表明勞工統計局製作的就業估算存在偏見,以偏袒任何特定的政黨。另有 5 人同意該聲明,其餘 3 人未回答該問題。
勞工統計局的上級機構勞工部的一位官員表示,「勞工統計局局長似乎在任由問題出現,而不是主動與政府合作,尋找解決方案以維護數據的質量和完整性。」
這位官員補充說,該部門是透過媒體才得知通膨數據收集被削減的,並且麥克恩塔弗並未與政府就解決調查回复率下降的問題進行接觸。勞工統計局此前曾表示,數據收集的削減是由於聯邦招聘凍結後的人員短缺所致。
儘管勞工統計局一直遭受人員短缺、資金缺口和調查回复減少的困擾,但前統計學家和經濟學家表示,操縱數據其實非常困難。
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的安尼爾·卡什亞普說,「如果你對這些數字是如何構建的有一點了解,就會知道要成功操縱它需要一個巨大的陰謀。」
川普曾聲稱,勞工統計局去年誇大了就業數字,以幫助民主黨在去年的總統選舉中獲勝。然而,該機構在 2024 年 8 月將數字下調了超過 80 萬,此舉在當時被視為對民主黨的一個打擊。
耶魯大學管理學院的茱蒂絲·謝瓦利埃說,「勞工統計局曾製作出對兩黨都不利的通膨和就業數據。」
麥克恩塔弗於 2024 年 1 月以 86 票對 8 票的多數在參議院獲得確認,現任副總統 J.D. 凡斯和現任國務卿盧比奧當時都投了贊成票。
經濟學家們認為,勞工統計局的數據系列,從消費者價格指數(CPI)通膨讀數到職位空缺和勞動力流動調查(JOLTS)的勞動力市場數據,再到進口價格數據,都是衡量美國經濟表現的最佳指標之一。這些指標也包括消費者支出數據、個人儲蓄率和生產力指標。
一些經濟學家現在質疑,這些數據是否仍將是衡量這個世界最大經濟體的可靠指標。芝加哥大學的南希·斯托基說:
「相較於其他因存在政治目的而操縱經濟數據的國家,美國長期以來因其可靠的經濟統計數據而享有當之無愧的聲譽,但川普解僱勞工統計局局長的行為只會損害美國的聲譽。」
重要的是要注意,經濟數據的收集和分析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需要技術專業知識和獨立性。任何對此過程的政治干預都可能破壞數據的可信度,並導致不健全的經濟決策。
此外,維護公眾對統計機構的信任對於知情的決策和經濟穩定至關重要。當人們對政府數據的準確性和公正性失去信心時,可能會導致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
經濟學家強調需要在數據收集中保持透明度和方法嚴謹性。獨立監督和專業誠信對於確保經濟指標的可靠性和有用性也至關重要。
因此,至關重要的是要保障像勞工統計局這樣的統計機構的獨立性和客觀性,以確保產生可信賴且可靠的數據,這些數據可以為健全的經濟政策提供信息,並促進長期的經濟繁榮。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