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三國啟動恢復對伊朗制裁程序
英國、法國和德國(簡稱“歐洲三國”)週四啟動了一項為期 30 天的聯合國程序,旨在恢復對伊朗的制裁。 此舉正值區域緊張局勢升級之際,距離據報以色列和美國對伊朗境內目標發動空襲僅僅兩個月。
伊朗及國際社會反應
一位伊朗高級官員迅速指責這三個歐洲國家破壞外交進程,並誓言德黑蘭不會屈服於歐洲三國啟動所謂“快速恢復制裁”機制的壓力。 歐洲三國此前曾表示擔憂,如果它們不採取具體行動,它們將在 10 月中旬失去恢復制裁的權力。 這些制裁是根據伊朗與世界大國於 2015 年簽署的核協議而解除的。
持續的外交努力
法國外交部長讓-諾埃爾·巴羅強調,這一決定並不意味著外交的終結。 德國外交部長約翰·瓦德富爾敦促伊朗在下個月與聯合國核監督機構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充分合作,並承諾與美國進行直接對話。
一位伊朗高級官員形容歐洲三國的決定“非法且令人遺憾”,但表示對話的大門仍然敞開。“此舉是對外交進程的破壞,而不是推動,”該官員表示。“但伊朗與歐洲的外交將繼續,伊朗不會屈服於壓力。”
安全理事會會議
外交官透露,應歐洲三國的要求,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將於週五舉行閉門會議,討論啟動針對伊朗的“快速恢復制裁”機制。
緊張局勢背景
自從據報以色列和美國於 6 月中旬對伊朗核設施進行空襲以來,伊朗和歐洲三國舉行了多輪會談,旨在達成一項協議,以推遲啟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 然而,歐洲三國認為,在週二於日內瓦舉行的會談中,伊朗並未展現出足夠的意願達成新協議。
其他各方立場
歐洲三國週四採取的行動基於伊朗違反 2015 年核協議,該協議旨在阻止伊朗發展核武器能力,以換取解除國際制裁。 歐洲三國、俄羅斯、中國和美國都是該協議的締約方。
美國前總統唐納·川普於 2018 年宣布美國退出該協議,稱其“單方面對伊朗有利”。 自那時以來,隨著伊朗放棄鈾濃縮限制,該協議已逐漸瓦解。
美國國務卿馬爾科·魯比奧對歐洲三國的舉動表示歡迎,並表示美國“仍然願意直接與伊朗接觸,以推動和平、持久地解決伊朗核問題”。
伊朗對話條件
相反,伊朗消息人士表示,伊朗只會在“華盛頓保證不會在談判期間發動(軍事)攻擊”的情況下才會同意對話。
外交截止日期
歐洲三國表示希望伊朗在 9 月底之前採取行動,以減輕國際社會對其核計畫的擔憂,以便他們可以推遲採取實質性的懲罰措施。
歐洲三國在致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一封信中表示(路透社已獲得該信),“歐洲三國致力於利用所有外交工具來確保伊朗永遠不會發展核武器,包括啟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 儘管如此,歐洲三國對外交解決方案的承諾仍然堅定。”
伊朗回應選項
伊朗此前曾警告說,如果重新實施制裁,將會做出“強烈回應”。 一位伊朗官員表示,伊朗正在評估回應選項,包括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
歐洲提案
如果伊朗恢復允許聯合國檢查人員進入(也為了核實自 6 月衝突以來,其狀態仍然不明朗的大量伊朗濃縮鈾儲備),並開始與美國進行談判,歐洲三國提出將“快速恢復制裁”機制的啟動延長至多六個月,以便為認真談判創造條件。
以色列立場
以色列外交部長吉迪恩·薩爾稱歐洲三國的決定是“不可避免的”,並表示這是“在外交行動中對抗伊朗政權核野心的重要一步”。
伊朗國內不滿情緒
聯合國的程序需要 30 天,之後對伊朗金融、銀行、石油和天然氣以及國防部門的制裁將正式恢復。
俄羅斯-中國提案
伊朗的戰略盟友俄羅斯和中國週四就一項安全理事會決議草案達成一致,提議將 2015 年核協議延長六個月,並敦促各方立即恢復談判——但兩國尚未要求對決議草案進行投票。
俄羅斯常駐聯合國副代表德米特里·波利揚斯基告訴記者,“世界正處於十字路口。 一條路是和平、外交和善意……另一條路是‘槍口下的外交’。”
制裁對伊朗內部的影響
三位接近伊朗政府的消息人士透露,恢復制裁的陰影正在激起伊朗國內的不滿情緒。 該國的經濟焦慮正在加劇,政治分歧也在加深。
伊朗領導層在應對策略上存在分歧:反西方強硬派主張抵抗和對抗,而溫和派則主張外交解決。
經濟影響分析(非投資建議)
潛在的制裁恢復可能會嚴重影響伊朗的經濟。 石油和天然氣、金融和銀行等主要行業將面臨新的限制,可能導致出口收入減少以及進入國際金融市場的機會受限。 這可能會加劇現有的經濟挑戰,包括通貨膨脹和失業。 雖然制裁旨在向伊朗政府施加壓力,但它們往往會對普通民眾產生不成比例的影響,從而導致社會動盪和不滿。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