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 (BOJ) 警告說,日本股市已出現「過熱」的早期跡象,並指出圍繞美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引發市場大幅回調,進而衝擊金融機構。
在角逐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的高市早苗可能支持財政刺激措施的提振下,日經 225 指數 (N225) 週二創下歷史新高。該指數今年迄今已上漲近 24%。
日本央行在其半年度金融系統報告中指出,外國避險基金在日本政府債券 (JGB) 交易中槓桿率的提高和參與度的增加可能會加劇市場波動。報告指出:「如果市場狀況出現意外變化,避險基金的快速倉位調整,加上去槓桿化,可能會放大資產價格波動。如果此類調整發生在日本國債市場,可能會影響各種日本金融工具。」
4 月和 5 月,由於有傳言稱財政支出將大幅增加,可能導致發行更多債券,這促使避險基金拋售日本國債,導致超長期債券殖利率飆升。
雖然殖利率此後已趨於穩定,但一些分析師警告說,高市早苗提議的大規模支出計畫可能會引發新一輪的日本國債拋售和日圓貶值。
金融系統報告包含一張「熱力圖」,以視覺方式呈現資產價格和信貸狀況的失衡情況,「紅色」表示過熱。該圖顯示,股票價格處於「紅色」區域,而其餘 13 個類別均為「綠色」,表示沒有明顯偏離趨勢的情況。
報告強調:「鑑於日本銀行持有的股票相關的市場風險,有必要密切監控包括股市在內的風險資產價格走勢。」
報告還提到,在日本房地產價格,特別是在主要都會區,在外國投資者和其他投資者的投資需求推動下,房價也在上漲。
報告指出:「如果市場參與者對未來房地產需求的預期發生變化,可能會引發房價回調......鑑於銀行與房地產相關的風險持續增加,房地產市場動態仍需密切監控。」
不過,日本央行也在報告中指出,日本金融體系總體上仍然穩定,銀行擁有雄厚的資本基礎、穩定的融資來源和承受各種衝擊的能力。
日本央行不斷監控可能引發金融危機的金融失衡信號,例如資產價格泡沫和信貸過度擴張。雖然經濟和價格趨勢是貨幣政策的主要決定因素,但央行在做出決策時也會考慮與金融失衡相關的結論。
批評人士認為,日本央行長期以來維持的超低利率和日圓疲軟降低了外國投資者投資日本市場的成本,這是資產和房地產價格上漲的關鍵原因。
日本不動產經濟研究所的數據顯示,4 月至 9 月期間,東京都會區新建公寓的平均價格同比上漲 20.4%。
日本央行去年放棄了長達十年的激進刺激計畫,並在 1 月將短期利率提高至 0.5%,認為日本正接近其 2% 的通膨目標。
不過,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強調,由於美國關稅對日本經濟的影響存在不確定性,因此需要謹慎推進進一步升息。路透社本月稍早的一項調查顯示,多數經濟學家預計日本央行將在第四季再次升息,最早可能在下週。
分析市場波動的潛在影響
雖然不可能準確預測市場走勢,但日本央行的警告凸顯了全球金融市場的相互關聯性。日本股市的大幅回調,可能由美國貿易政策的變化引發,可能會對亞洲及其他地區產生連鎖反應。投資者應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並分散投資組合,以減輕潛在損失。在市場不確定時期,通常建議關注長期投資策略。此外,了解您所投資公司的基本面可以為您提供抵禦短期市場波動的緩衝。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