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區塊鏈產業展現出新的成熟跡象,一個經常被忽略的關鍵指標就可看出端倪。這暗示著去中心化金融(DeFi)、消費者應用程式和新興產業的更廣泛採用。創投公司1kx的最新鏈上營收報告預測,以使用者支付的費用衡量的鏈上營收將在2025年達到198億美元。在此之前,今年上半年創下了97億美元的歷史新高。
使用者付費作為關鍵指標
這些費用代表使用者直接在區塊鏈和相關基礎設施上進行交易所支付的總金額。這包括交易、交換、註冊、遊戲收入和訂閱。雖然預計2025年不會超過2021年創下的241億美元歷史新高,但自2020年以來,鏈上總費用已成長十倍以上,複合年成長率(CAGR)約為60%。報告作者Lasse Clausen、Christopher Heymann、Robert Koschig、Clare He和Johannes Säuberlich表示:「我們認為已支付的費用是最佳指標,反映了使用者和公司願意付費的可重複利用性。」他們進一步強調,「隨著協議的成熟和監管的改善,產生和分配一致費用收入的能力將區分出持久的網路和早期實驗。」
區塊鏈費用上漲的影響
除了財務健康之外,鏈上費用的上漲也提供了對區塊鏈技術更廣泛採用的洞察。這在新興領域尤其明顯,例如實體資產(RWA)代幣化、去中心化實體基礎設施網路(DePIN)和基於錢包的消費者應用程式。1kx報告指出,這種成長突顯了一個根本性的轉變:加密貨幣正從投機性資產演變為具有切實網路效應的合法、產生收入的資產。
代幣化資產獲得動力
該報告強調了代幣化RWA的快速成長。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這些資產(不包括穩定幣)的鏈上價值已飆升至超過280億美元。RWA.xyz的數據顯示,此數字此後已超過350億美元。根據1kx的數據,過去一年中,鏈上代幣化資產的總價值增加了一倍以上。此外,這些資產產生的費用成長速度更快,表明使用者活動和市場採用率有所提高。包括摩根大通、貝萊德和紐約梅隆銀行在內的華爾街主要機構正在對資產代幣化進行大量投資。正如Cointelegraph報導的那樣,摩根大通已在其私人Kinexys區塊鏈上代幣化了其私募股權基金之一,而紐約梅隆銀行已與RWA平台Securitize合作,將擔保貸款義務引入鏈上。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