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圓避險地位受質疑
在全球局勢日益緊張的時期,日圓的避險地位正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這可能會加劇日圓的拋售壓力,本週日圓已跌至八個月低點。
幾十年來,從金融危機到地緣政治衝突,每逢市場動盪,投資者都會轉向日圓避險。 背後邏輯很簡單:日本龐大的經常賬戶盈餘、穩定的政治體系以及深厚的本土投資者基礎,使日圓在風險資產暴跌時成為可靠的避風港。
但如今這一慣性思維正受到衝擊:一方面,日圓作為對沖工具的表現愈發不穩定;另一方面,市場轉向黃金等資產、規避主要貨幣的趨勢也削弱了日圓地位。 本週,強硬保守派人物高市早苗 (Sanae Takaichi) 意外贏得日本執政黨領袖選舉後,美元兌日圓匯率突破 150 這一關鍵關口。
施羅德投資管理公司 (Schroder Investment Management) 亞洲多元資產投資主管近藤惠子 (Keiko Kondo) 表示:「從歷史上看,我們曾多次從對沖角度做多日圓,因為在上一輪週期中,當市場出現大規模避險情緒時,日圓的表現相當可靠。」「但目前,我們沒有足夠理由選擇這種對沖方式——成本更高,可靠性卻更低。」
日圓與金融市場相關性的變化
日圓地位的轉變,體現在相關性的重大變化中。 近期,美元兌日圓匯率與標普 500 指數多次呈現負相關關係,且恰逢日本國內政治動盪時期。 這意味著,在全球風險偏好上升時日圓走強,在市場拋售時日圓走弱——與避險工具應有的表現完全相反。
這種「失效」部分源於日本獨特的金融環境。 儘管全球主要央行紛紛轉向降息,但日本央行仍是唯一持緊縮傾向的主要央行。 不過,其政策正常化進程極為緩慢,且支持刺激政策的高市早苗傾向於維持寬鬆立場。
花旗集團財富管理部門亞洲投資策略主管彭墾 (Ken Peng) 表示:「我不再將日圓作為風險晴雨表。」「如今日圓更多反映的是市場預期——日本央行將加息多少,以及日本的再通脹和經濟增長能否持續。」
市場指標
美元兌日圓匯率與波動率指數 (VIX) 的 30 天相關性已轉為正值,這表明該貨幣不再按預期方向跟隨市場波動率變動。
期權市場也傳遞出相似訊號:美元兌日圓匯率的隱含波動率大幅下降,表明市場普遍缺乏對沖緊迫性;而風險逆轉指標(衡量貨幣對看漲與看跌保護需求的指標)持續上升,這意味著市場對日圓走弱的押注需求正在增加。
儘管日本基準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本週升至近 1.7%,但仍遠低於美元資產逾 4% 的融資成本。 這意味著,若投資者做多日圓,將面臨巨大的負利差損失。 今年以來,儘管日圓對美元升值近 3%,但在 G-10 貨幣中仍處於表現最差行列。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 (CFTC) 最新數據顯示,自 4 月末以來,資產管理公司已將日圓淨多頭頭寸削減近 40%,而對沖基金則在做空日圓。
日圓作為避險工具的替代方案
交易員們正轉向其他對沖工具。 高盛集團和美國銀行的策略師認為,瑞士法郎可能比日圓更可靠、成本更低。 本週,瑞士法郎兌日圓匯率連續創歷史新高,但這並未阻止多頭入場;黃金、白銀和比特幣也愈發受到青睞。
百達資產管理日本公司 (Pictet Asset Management Japan Ltd.) 高級研究員冢本卓 (Takuji Tsukamoto) 表示:「日本投資者增持黃金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對沖日圓進一步貶值的風險。」
當然,日圓作為防禦性資產的長期吸引力並未完全消失。
三井住友銀行 (Sumitomo Mitsui Banking Corp.) 首席外匯策略師鈴木博史 (Hirofumi Suzuki) 表示:「儘管目前所謂的『高市早苗交易』初期傾向於日圓走弱,但預計這種趨勢持續時間不會超過一個月,現階段被視為暫時性波動。」他補充道,若美元兌日圓匯率漲至 160 關口,日本政府干預匯市的可能性也將增加。
結論
不過目前,全球波動率下降降低了緊急對沖需求,日圓融資套利交易重新受到青睞。 這意味著,日圓正逐漸脫離其歷史角色,且更容易受到投機資金流動的衝擊。
東京第一資產管理公司 (Asset Management One Co.) 固定收益首席投資官清水武友 (Taketomo Shimizu) 表示:「日本曾因『政策穩定、不易變革』給人可靠感,但如今政治局勢已變得不確定。」他總結道:「現在的日圓,沒那麼值得信任了。」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