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s.com Logo

美國輝達股價復甦:AI熱潮與中東商機下的新動能

9 min read
目錄

關稅陰霾下的輝達挑戰

輝達作為全球GPU(圖形處理器)龍頭,其產品廣泛應用於人工智慧(AI)、遊戲與資料中心,主要依賴製造與出口業務。川普上任後的關稅政策,對輝達這類高度依賴全球供應鏈的企業形成壓力。尤其對中國市場的晶片出口限制,如H20晶片銷售受阻,預估第一季造成輝達高達55億美元的損失。此外,美國對AI晶片出口的嚴格審查,也讓輝達在中國市場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

然而,輝達並未因此陷入低谷。近期美國輝達股價表現亮眼,截至5月14日收盤,上漲4.16%至135.34美元,市值重返3兆美元大關,成為繼微軟、META後,今年第三家股價翻紅的科技巨頭。這波反彈的背後,與川普中東行的經貿成果密切相關。

中東市場:輝達的新藍海

川普近期出訪中東,為美國科技企業帶來重大商機。沙烏地阿拉伯主權基金支持的AI新創公司Humain,計劃未來五年採購「數十萬」顆輝達最新Blackwell處理器,首批訂單包括1.8萬顆GB300晶片。這不僅為輝達帶來直接營收,也強化了其在AI硬體市場的領先地位。根據美國銀行分析師估計,這項合作每年價值約30至50億美元,五年總值可達150至200億美元,對美國輝達股價的長期支撐顯而易見。

此外,沙烏地政府積極推動AI基礎建設,亞馬遜投資50億美元興建AI園區,思科與阿聯酋的G42合作,超微(AMD)也與沙烏地資料中心公司DataVolt簽署200億美元的伺服器協議。這些投資顯示中東正成為AI技術的新興市場,為輝達等美國企業提供抵銷中國市場損失的機會。分析師指出,沙烏地的AI雄心不僅緩解了投資人對AI支出降溫的擔憂,也為美國輝達股價注入新動能。

財報預期與市場展望

根據《Investing.com》引述瑞銀(UBS)分析,輝達即將於五月底公布的財報顯示,截至四月底的季度營收預估約440億美元,略高於公司指引的430億美元,但每股盈餘(EPS)預估0.76美元,低於市場預期的0.89美元,主要受H20晶片出口限制影響毛利率。展望下一季,瑞銀預估營收將小幅成長至446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431億美元,顯示輝達在關稅壓力下仍具備穩健成長力。

值得注意的是,投行對科技股的態度正在轉向樂觀。高盛上修標普500指數目標至5900點(三個月內)和6500點(12個月內),摩根大通也撤回經濟衰退預測,將美國全年GDP增長預期從0.2%上調至0.6%。這些調整反映市場對經濟前景的信心回升,為美國輝達股價等科技股提供有利環境。

地緣政治與AI晶片出口的變數

儘管中東市場帶來利多,輝達在全球AI晶片市場仍面臨挑戰。美國商務部近期撤銷拜登政府制定的「AI擴散規則」,並計劃推出新指引,強調禁止AI晶片用於訓練中國AI模型,並防範供應鏈被「洗產地」規避管制。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曾表示,中國AI晶片市場未來數年規模可達500億美元,美國企業應保有參與空間。然而,美國對中國AI技術的戒心,可能限制輝達在該市場的擴張。

與此同時,川普政府對中東的開放態度為輝達開闢新戰場。沙烏地阿拉伯正致力成為區域AI中心,未來十年將是AI晶片與資料中心的主要買家。Wedbush證券預估,沙烏地的投資可能為全球AI市場增加1兆美元規模,這對美國輝達股價的長期成長至關重要。

競爭與供應鏈的機遇

輝達的成功不僅限於自身,其供應鏈與競爭對手也因AI熱潮受惠。超微(AMD)與Humain簽署100億美元合作協議,股價近期上漲4.68%,本週累計漲幅達14%。博通(AVGO)與邁威爾(MRVL)等晶片公司也因中東訂單而有望分一杯羹。這些動態顯示,AI硬體市場的成長正帶動整個產業鏈的繁榮。

從技術面看,輝達的Blackwell晶片在效能與能耗上的優勢,鞏固了其在AI硬體市場的領先地位。相較於超微的MI308晶片,輝達的產品在高端AI應用中更具競爭力,這也是Humain選擇輝達作為主要供應商的原因之一。

結語:輝達的未來潛力

在關稅壓力與地緣政治挑戰下,輝達憑藉技術優勢與新興市場的開拓,成功讓美國輝達股價重返上升軌道。中東市場的訂單不僅抵銷了中國市場的部分損失,也為輝達的長期成長注入信心。雖然AI晶片出口的監管風險仍存,但沙烏地等新興市場的崛起,為輝達開啟了全新篇章。

輝達能否延續這波漲勢,關鍵在於財報表現與全球AI需求的持續擴張。隨著AI技術滲透更多產業,輝達作為硬體核心供應商的角色將更加穩固。對於市場觀察者來說,美國輝達股價的動向不僅反映企業自身的成長潛力,也映射出全球AI產業的未來脈動。


在考慮股票、指數、外匯和商品的交易及價格預測時,請記住,CFD 交易涉及相當大的風險,可能導致資本損失。

過去的表現不代表未來的結果。此信息僅供參考,並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

斯佩斯
撰寫者
斯佩斯
SHAR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