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資金流動與科技股的強勢推動,使美股市場持續創高,而日股亦展現強勁漲勢。2023年,日經225指數全年上漲超過28%,進入2024年後進一步攀升逾19%,並刷新歷史新高。
然而,2024年日股市場並非一路向上,隨著日本央行貨幣政策調整,市場波動加劇,投資情緒明顯轉變。展望2025年,日經225指數能否延續漲勢?日股仍值得投資嗎?本文將基於市場數據與當前經濟情勢進行深入分析。
2024年初,日經225指數擺脫2023年下半年的盤整區間,持續上攻,並於7月11日創下歷史新高42,426.77點。然而,市場於高點後迅速回落,至8月5日累計下跌近25%,其中8月1日至5日的連續重挫引發市場恐慌情緒。
此次回調的核心因素之一,是日本央行於7月31日宣佈「加息+量化緊縮(Taper)」政策,並釋放鷹派訊息,表示若經濟活動與物價前景符合預期,將進一步加息與調整寬鬆政策。
市場對貨幣政策轉向的擔憂,導致日股出現大幅回調。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風險情緒升溫,資金流入日本債市避險,8月2日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破1%,顯示市場資金配置發生變化。
然而,市場很快迎來反彈,日經225指數恢復部分跌幅,並進入震盪整理,最終於2024年底收於39,894.54點,全年仍維持強勁表現,領漲亞太市場(不含大中華區)。
從日經225指數成分股表現來看,2024年表現最佳的個股為專注數據中心線纜生產的日本藤倉株式會社(Fujikura),而表現最差的則是芯片檢測設備製造商Lasertec株式會社,全年累跌近六成。
整體而言,豐田汽車、三菱日聯金融、索尼、日立、迅銷等大型企業皆實現上漲,其中日立、RECRUIT、三井住友金融集團、東京海上控股等企業漲幅超過50%。儘管部分大型企業表現強勁,市場仍呈現分化格局。Wind數據顯示,東證所約90檔個股全年跌幅超過50%,其中包括Lasertec等科技股。
值得關注的是,外資在日股市場的動向影響顯著,2024年外國投資者累計淨賣出約320億美元的現金股票與期貨,且大部分拋售集中於下半年,成為日經225指數震盪的關鍵因素之一。
展望2025年,市場普遍對日股持審慎樂觀看法。里昂證券執行服務主管Takeo Kamai指出,2024年底「聖誕節行情」帶動日經225指數反彈,而日本企業股東回報政策的優化,將進一步提升投資信心。此外,本田與日產的合併傳聞,以及豐田汽車擴大股東回報的舉措,可能推動投資者重新關注日股市場。
星展銀行(DBS)則認為,在企業獲利增長與資金流入支撐下,日經225指數可能再創新高。該行策略師Joanne Goh與分析師Sharlene Goh表示,半導體、汽車與金融產業將受惠於日本人口老齡化與數位轉型趨勢,成為長期成長動能。此外,隨著日本政府持續推動產業改革,部分企業將受惠於資本市場改革與治理透明度的提升,進一步增強日股市場的吸引力。
不過,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仍是影響日經225指數走勢的關鍵變數。根據2024年12月27日日本總務省最新數據,東京核心CPI年增2.4%,高於前值2.2%,且整體CPI年增3%,顯示通膨壓力持續升溫,市場對2025年加息預期升高。若日本央行採取更積極的升息行動,將對日股市場流動性與估值產生影響,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後續政策動向。
綜合來看,2025年日經225指數仍具備上行潛力,但市場波動性可能加劇,投資者可關注以下幾個產業機會:
1. 金融與保險:隨著利率上升,銀行與保險股可能受益,三菱日聯金融、三井住友金融與東京海上控股等具備潛力。
2. 工業與製造:日本政府積極推動製造業升級,日立、豐田等企業有望受惠長期成長動能。
3. 半導體與科技:雖然2024年科技股表現分化,但若全球半導體需求回升,東京威力科創(Tokyo Electron)等公司仍有機會受惠。
整體而言,2025年日經225指數有望在企業獲利增長、政策改革與資金流入支撐下延續漲勢。然而,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調整與外資動向仍將是影響市場的重要因素。對於投資者而言,建議採取審慎樂觀的態度,聚焦具備長期成長潛力的日股產業,並根據市場變化靈活調整投資策略,以提升投資回報與風險管理能力。
在考慮股票、指數、外匯(外匯)和商品的交易及價格預測時,請記住,交易CFD涉及較高風險,可能導致資本損失。 過去的錶現不能作為未來結果的指示。此信息僅用於提供信息,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