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s.com Logo

全球債券殖利率與央行獨立性:走鋼索的平衡

5 min read

全球債券殖利率:駕馭政治與央行獨立性的交叉點

美國前總統川普試圖施壓聯準會降低利率,這體現了全球央行持續面臨的挑戰:維持獨立性,避免受到政治干預。 雖然央行控制短期利率,但長期借貸成本主要由全球債券市場的力量決定。

全球債券殖利率上升:機遇與風險

主要經濟體正面臨長期借貸成本飆升的局面,為投資者提供數十年來可能最高的殖利率。 然而,這種上升伴隨著風險,因為債台高築的政府可能難以負擔不斷增加的償債成本。 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首席經濟學家托爾斯滕·斯洛克(Torsten Slok)表示:「七大工業國正面臨同樣的情況,本質上每個國家的財政狀況都受到挑戰,各有各的方式。」

通膨與市場對央行的壓力

在全球金融危機和 COVID-19 大流行之後,經過多年的超低利率,各國央行正致力於將利率恢復到歷史上更「正常」的水平。 在歐洲,政府支出增加,包括最近對增加國防支出的承諾,導致更大的赤字和政府債券發行,進而推高了「期限溢價」。 期限溢價是投資者要求持有長期債券的額外補償,這至關重要,因為家庭、企業和政府的預算通常依賴長期融資成本。 通貨膨脹也是一種威脅,日本政府債券的情況就凸顯了這一點,30 年期殖利率已達到接近 30 年高點的水平。 這歸因於日本銀行在正常化利率方面「行動遲緩且謹慎」,儘管存在通貨膨脹壓力。

央行獨立性:金融穩定的基石

長期以來,聯準會的獨立性一直被視為價值 29 兆美元的龐大美國國債市場和美元主導地位的基石。 如果市場開始懷疑這種獨立性,可能會導致更高的債券殖利率、美元走弱和市場波動加劇。

潛在影響與市場預期

儘管川普試圖罷免聯準會理事麗莎·庫克(Lisa Cook)並未引發債券市場的立即反應,但這並不意味著投資者不擔心央行獨立性受到的威脅。 專家認為,市場往往未能將重大破壞性事件的可能性納入定價,即使這些事件是合理的。 債券殖利率的上升表明,投資者要求更高的補償,以彌補向政府貸款所涉及的風險,特別是在高債務水平和政治不確定的情況下。 然而,這些更高的殖利率也可以為固定收益投資者提供機會,特別是如果經濟成長放緩並促使聯準會降低利率。 總之,全球債券殖利率受到多種複雜因素的影響,包括通貨膨脹、政府支出和央行獨立性。 投資者應謹慎行事,並密切關注這些領域的發展,以做出明智的決策。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