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熊市展望:全面評估與分析
今年初美元經歷創紀錄下跌後,近期已有所企穩,但多數外匯市場參與者仍認為美元處於熊市趨勢,並將迎接進一步貶值。在截至6月的六個月內,美元指數下跌約11%,創下其歷史上最大跌幅之一。
儘管近期美元匯率因看跌期貨頭寸大幅回撤而企穩,但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數據顯示,截至上週,投機者的美元淨空頭頭寸為57億美元,雖較6月底的210億美元大幅下降,但仍處於歷史高位。
為何美元仍面臨壓力?
多數投資者認為美元的拋售潮只是暫停而非趨勢逆轉,市場的核心擔憂包括:美國財政與貿易雙赤字持續高企、疲軟就業市場可能促使聯準會更激進降息,以及全球基金經理正重新評估外匯避險策略以降低美元敞口。
景順投資(Insight Investment)貨幣解決方案主管弗朗西斯卡·福爾納薩里(Francesca Fornasari)表示:「美元正處於下跌過程中,且跌勢尚未結束。這個過程會很混亂,而且很可能伴隨大量波動。」
推動美元此前下跌的諸多因素仍未消失,包括:對「美國例外論」的重新審視、對美國總統特朗普貿易保護主義立場引發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以及對雙赤字問題持續存在的憂慮。
就業數據與聯準會政策的影響
一系列疲軟的就業數據為聯準會提供了更激進降息的空間,而這將削弱美元的利差優勢。
歐洲最大資產管理公司東方匯理(Amundi)的固定收益與貨幣策略主管帕雷什·烏帕德亞亞(Paresh Upadhyaya)表示:「市場現在開始思考:美國經濟將疲軟到何種程度……未來就業市場會有低迷?這對聯準會貨幣政策意味著什麼?」
聯準會大概率將在下週重啟短期利率降息,並在今年剩餘時間裡連續降息。
烏帕德亞亞年初就對美元持看空立場,且一直在增持美元空頭頭寸,他表示目前沒有理由改變這一策略。
全球投資者面臨的避險挑戰
業內人士指出,多年來美國資產的優異表現,導致全球投資者對美資產敞口過高。4月的關稅波動促使部分投資者減持頭寸並重新評估避險策略,但這種倉位調整遠未完成。
德意志銀行等機構的數據顯示,外資持有的美國資產規模達數萬億美元,任何敞口縮減都可能對美元構成壓力,而目前這種壓力尚未大規模顯現。
東方匯理的烏帕德亞亞說:「若外國投資者決定開始降低對美資產的配置比例,美元可能迎來下一輪大幅下跌。」
美元上半年的低迷表現,已促使資產管理公司增加避險操作。景順投資的福爾納薩里表示,反應較慢的市場參與者可能在未來3至6個月內加入這一行列。
避險交易通常涉及通過遠期合約或掉期工具賣出美元,這會增加美元供給,進而對美元匯率形成壓力。隨著聯準會降息,美國相對海外更低的利率,也會降低主流避險工具的成本,增強外匯避險的吸引力。
德意志銀行全球外匯研究主管喬治·薩拉維洛斯(George Saravelos)週一在報告中表示:「顯然,聯準會從當前水平進一步降息,將增強外國投資者避險美元資產的動力。」
特朗普政府難為美元撐腰
業內人士還預計,美元多頭不太可能從特朗普政府獲得支持,因為「美國優先」議程及重振美國製造業的計劃,與強美元的目標相悖。不過,特朗普政府偶爾會表示,致力於維護美元的強勢與影響力。
路博邁集團(Neuberger Berman)董事總經理、全球投資級固定收益聯席主管薩諾斯·巴爾達什(Thanos Bardas)表示:「他們仍信奉『強美元』『美元霸權』,但希望美元比今年初的高位略弱一些。」
巴爾達什說:「若美元指數維持在110,美國製造業絕無回流可能。」他預計美元指數短期內將在95至100區間波動。
加拿大豐業銀行首席外匯策略師肖恩·奧斯本(Shaun Osborne)表示:「我認為美國未必會明確釋放『希望美元走弱』的信號,但也不會阻礙美元走弱。」奧斯本預計,未來一年左右,美元兌主要貨幣匯率可能再跌5%至7%。
多數專家認為美元仍被高估
考慮到美元今年已累計下跌較多,且市場已消化聯準會大幅寬鬆的預期,美元仍有獲得支撐的可能性。
路博邁集團的巴爾達什表示,看空美元觀點面臨的一個風險是:美國經濟增長前景意外好轉。
受企業對人工智能等知識產權領域投資的推動,美國二季度經濟增速較初步估算有所上調,但進口關稅仍讓經濟前景充滿不確定性。
不過,業內人士表示,相對於許多貨幣,美元估值仍偏高,這讓外匯市場的潛在買家望而卻步。眾所周知,外匯市場的特點是,貨幣往往會在兩個方向上出現長期超調。
東方匯理的烏帕德亞亞表示:「目前美元才剛剛接近我認為的『中性估值水平』」,並指出美元遠未到被低估的程度。「美元熊市仍有更多行情等待上演。」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