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消費者物價指數通膨數據對聯準會展望的影響
市場正密切關注美國勞工部公佈的九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通膨數據。這份報告原定於上週發布,但因政府關閉而延遲至今。市場既希望這能為聯準會降息前景提供指引,又擔心停擺期間公佈的數據可能不完整或不準確。
為了確保美國社會保障局能夠「按法定期限準確、及時地發放福利金」,該機構臨時召回部分被迫休假的工作人員整理數據。根據勞工統計局聲明,「在政府恢復正常運作前,不會重新安排或發布其他經濟數據。」
這將是美國政府關閉三週以來首份重磅經濟數據。消費者物價指數數據在聯準會的政策考量中至關重要,是判斷是否在10月底會議後再次降息的核心依據。若通膨強於預期,且數據顯示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帶來顯著影響,將進一步強化聯準會保持謹慎的理由。
通膨數據對貴金屬的影響
此外,在避險需求和聯準會降息預期推動下,貴金屬屢創新高後,本週出現獲利回吐和大幅拋售。現貨金銀均從歷史高位大幅回調。市場聚焦於今晚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數據,以判斷降息預期對貴金屬的提振作用是否仍然成立。
通膨預期及其對聯準會政策的影響
市場預測,9月的數據將與前值相近,認為消費者物價指數環比和同比將分別錄得0.4%和3.1%,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環比和同比將分別錄得0.3%和3.1%。如果最終公佈數值符合預期,這將表明消費者物價指數通膨同比創下自2024年5月,即17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整個夏季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增速加快,8月錄得今年以來的最大漲幅,超出經濟學家預期。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後,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在7月和8月也曾雙雙創下今年新高。不過,美國財長貝森特表示,能源價格已下降,預計下個月消費者物價指數數據將開始回落,再下個月將更加明顯。
美國銀行則預計,9月整體消費者物價指數環比將上漲0.3%,同比維持在3.0%,稍低於市場預期共識;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預期與市場一致。該行認為,核心商品價格預計環比上漲0.1%,較前幾個月有所放緩,主要由於二手車價格下跌。核心商品通脹環比預計保持在0.2%。關稅對商品通脹的上行壓力仍將持續,預計在未來幾個季度繼續發揮作用。
總的來說,美國銀行認為,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數據將整體穩定,通膨的粘性更多源於關稅相關商品成本,而非需求推動,這支持了聯準會繼續逐步降息的預期。
聯準會將於下週召開會議。根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FedWatch工具,期貨市場預計聯準會在10月降息25個基點的概率接近100%,12月再次降息同樣幅度的概率為96.1%。
貝萊德美洲區投資策略主管克里斯蒂·阿庫利安(Kristy Akullian)表示:
「我認為消費者物價指數數據中不會出現足以改變10月聯準會決策的內容。從聯準會近期的言論來看,他們認為當前利率水平具有抑制性,因此接下來的傾向仍是降息。」
她補充說,雖然物價水平是衡量美國經濟健康的重要指標,但目前並非最關鍵因素。「我認為當前更值得關注的變量是勞動力市場及其疲軟對實體經濟的傳導。」她指出,若勞動力市場出現明顯下滑,將對物價產生下行壓力,可能抵消關稅帶來的上行影響。
政府停擺臨時召回員工,消費者物價指數數據可信嗎?
美國政府停擺對關鍵經濟數據的發布帶來了諸多挑戰。美國勞工統計局面臨人員不足和數據收集點減少的問題,這可能使得即將發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數據無法全面、準確和真實地反映經濟的真實情況。
高盛首席美國經濟學家Jan Hatzius指出,消費者物價指數數據的收集比就業數據更為複雜。消費者物價指數數據中只有10%到20%可以輕鬆追溯收集,其餘大部分數據需要人工採集。這使得勞工部面臨兩個不理想的選擇:要么匆忙收集數據,可能導致數據質量下降;要么使用9月和11月的價格來估算10月的價格。
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公司固定收益主管維沙爾·坎杜賈(Vishal Khanduja)也表示,投資者應對消費者物價指數數據的純淨度持懷疑態度。他同樣指出,數據收集方法的落後以及人員配備不足可能導致數據不完整。
但是,政府停擺期間其他數據的收集和發布仍然暫停,這使得消費者物價指數成為投資者和聯準會唯一可參考的數據。花旗經濟學家維羅尼卡·克拉克(Veronica Clark)指出,如果停擺持續至11月,美國勞工統計局將面臨更大壓力,11月的數據收集也可能會受到影響。
其他經濟學家如何看待此次數據?
穆迪分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馬克·贊迪(Mark Zandi)預計,9月總體物價環比上漲0.35%、同比3.0%;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環比上漲0.22%、同比3.0%,較八月略有放緩。他指出,能源和食品價格高企帶來溢出效應,關稅傳導將延續至明年,收緊的移民政策推高勞動力成本,進而抬升食品和服務價格。
牛津經濟研究院美國首席經濟學家伯納德·亞羅斯(Bernard Yaros)預計,9月總體通膨環比上漲0.4%,主要來自食品和能源。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預計上漲0.3%,漲幅溫和,受關稅影響的商品尤其是汽車價格持續承壓,消費回升或推高可選服務價格。
競爭企業研究所高級經濟學家瑞安·楊(Ryan Young)認為,短期通膨或維持在3%左右。關稅導致的成本上升正沿供應鏈傳導,汽車、建築材料、鋁罐及含稀土商品如電動車、智能手機價格將上漲。他預計,聯準會將繼續降息以緩解失業,即使付出通膨略升的代價。
Bankrate分析師斯蒂芬·凱茨(Stephen Kates)稱,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環比漲幅預計與八月持平,為0.4%,但同比或升至3.1%。能源將是主要推手,耐用品通脹仍高,住房通脹放緩有助緩解整體壓力,住房成本下降趨勢或延續至2026年。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莫里斯·奧布斯特費爾德(Maurice Obstfeld)認為,通膨與八月差異不大。核心PCE同比漲2.9%,受關稅影響的進口商品及替代品或加快上漲。通膨若再升高,聯準會將更謹慎降息,多名官員已對頑固通膨表示擔憂。
至於數據對聯準會的影響,贊迪補充道,聯準會仍會優先關注經濟疲軟並繼續降息,認為通膨不會長期持續,但此舉存在風險。亞羅斯則指出,消費者物價指數結果難以改變聯準會10月政策判斷。儘管通膨仍高,但消費者物價指數與PCE並不完全對應,勞動力市場的「低招聘、低裁員」平衡正趨脆弱,裁員風險上升。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