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s.com Logo

各國央行搶購黃金:經濟不確定性下的避險策略

6 min read

央行儲備中黃金的崛起:分析綜述

路透社分析師傑米·麥吉弗(Jamie McGeever)最近指出,各國央行增加黃金在其儲備中的比例似乎已成定局。這種轉變是由一系列複雜因素推動的,這些因素給全球經濟蒙上了一層陰影。

美國國債面臨的挑戰

對通貨膨脹日益增長的擔憂、美國財政狀況的惡化、對聯準會獨立性的質疑以及地緣政治動盪,都引發了對長期美國國債穩定性的質疑,長期以來美國國債一直被認為是「全球最安全的資產」。因此,許多央行正在重新評估黃金,這種先前被描述為「野蠻遺物」的資產。

今年,黃金和美國國債的表現出現了顯著的差異。黃金價格已創下歷史新高,而許多國家的長期國債殖利率已升至多年來的最高水準,有些甚至超過了歷史峰值。

黃金超越歐元成為第二大儲備資產

一個值得注意的發展是,黃金已經超越歐元,成為僅次於美元的世界第二大儲備資產。自 1996 年以來,黃金在各國央行儲備中的占比也首次超過美國國債。 這種增長歸因於黃金需求的加速和價格的上漲。

分析轉向黃金的原因

歐洲央行的一項研究顯示,自疫情後通貨膨脹上升和 2022 年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以來,各國央行持續大量購買黃金。目前,各國央行持有的黃金總量為 36,000 噸。在過去三年中,各國央行持有的黃金平均每年增加超過 1,000 噸,是有史以來最高的增長率,是過去十年平均每年增長的兩倍。

隨著黃金價格超過每盎司 3,500 美元,自年初以來上漲了 35%,目前各國央行持有的黃金市值估計約為 4.5 兆美元,遠遠超過它們持有的美國國債的規模,後者為 3.5 兆美元。

美國國債在全球儲備中的份額下降

近年來,美國國債在全球外匯儲備總額中的份額持續下降。 一些統計數據顯示,目前美國國債的份額僅為 23%,較 21 世紀頭十年超過 30% 的峰值顯著下降,也低於目前黃金 27% 的份額。

巨集觀經濟轉變:從 1990 年代到現在

上次黃金在全球儲備中的份額超過美國國債的份額是在 1996 年。在 1990 年代末,許多歐洲國家出售大量黃金,為歐元的推出做準備。令人驚訝的是,當時最大的黃金出售國是英國,該國沒有加入歐元區。

總體而言,1990 年代末對黃金來說並不是一個有利的時期,因為全球經濟穩步增長,通貨膨脹低且穩定,巨集觀經濟波動溫和。但今天,全球形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目前的情況更有利於黃金,對美國國債來說則更困難。

與 1970 年代的比較

專家認為,目前的情況與 1970 年代非常相似,當時貨幣動盪、高通貨膨脹和地緣政治變化使黃金成為各國央行的核心戰略儲備資產。

未來預期

總之,在經濟和地緣政治擔憂的推動下,各國央行增加黃金持有量的趨勢似乎還在繼續。 儘管黃金不太可能恢復其在 1970 年代末和 1980 年代初的地位,但很少有因素可以阻止其在儲備中的份額繼續增長。


風險警告: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僅供參考。本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財務指導,也不代表 Markets.com 平台的立場。在進行股票、指數、外匯及商品的交易或價格預測時,請務必留意:差價合約(CFD)交易具有高度風險,可能導致資本虧損。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任何未來結果。此資訊此資訊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也不應構成投資建議。所有英國散戶投資人皆被限制進行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與點差交易。

相關文章